企業(yè)要聞

研究院新獲四項國家專利

  • 2015/01/13 09:12:00
  • 來源:中交四航局
  • 作者:葉菁 魏明暉 劉培鴿 趙娟 湯雁冰
  • 1678次閱讀

近日,四航局研究院新獲四項國家專利。其中,“一種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實時監(jiān)測傳感器及其制造方法”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發(fā)明專利權;“重力式碼頭水下結構底部淘空修補加固結構”、“海洋環(huán)境與動載耦合試驗設備系統(tǒng) ”、“一種高時間精度震源錘”等三項科研成果被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

“一種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實時監(jiān)測傳感器及其制造方法”通過實時監(jiān)測,可得到更準確的鋼筋腐蝕速率,尤其適用于受氯鹽侵蝕和碳化侵蝕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目前,該成果已成功應用于港珠澳大橋工程,為掌握港珠澳大橋主體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健康狀況和大橋運營期耐久性再設計提供了技術支撐,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重力式碼頭水下結構底部淘空修補加固結構”研發(fā)了一種填充于水下結構底部淘空區(qū)域的灌注有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模袋混凝土,模袋口可拆卸并與混凝土灌注設備連接,解決了充填模袋時水泥漿容易流失、混凝土流動性變差、質量難保證等問題。目前,該成果已應用于陽西電廠重件碼頭,對碼頭沉箱底部淘空部位進行了成功修復,效果良好。

“海洋環(huán)境與動載耦合試驗設備系統(tǒng)”可實現海洋環(huán)境下的加載試驗,較真實的模擬了海工結構的實際服役情況,填補了在實際工程中考慮環(huán)境與荷載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領域的技術空白。目前,該成果已成功應用于交通部“十一五”重大專項課題《在環(huán)境與荷載耦合作用下海工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及可靠度設計方法研究》中,具有操作簡便、加載精度高的特點,推廣前景較好。

“一種高時間精度震源錘”主要應用于工程地震勘探領域、港口工程及橋梁混凝土強度檢測、場地無損檢測等,具有精度高、密封性強、簡單易行、安全可靠等特點,特別適合于工程地震勘探下的相關檢測。